豪爵社区官方论坛

标题: 豪爵VR150提车800KM使用感受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admin    时间: 2016-6-6 15:52
标题: 豪爵VR150提车800KM使用感受
文章来源:转载至 摩托迷网 摩友“旷野之树”


2015年12月8日,提车已经大半个月了,因为在外地工作所以车子一直放在家里由老婆代我磨合,我自己上车时已经磨合360KM,两天时间我就干到了800KM。在500KM不到时换了机油,还是原厂的矿物油,扣除15抵用卷,自己花了25。
感受如下:
1、动力尚可,当然这是针对我这种不追求快感的人。一般60-70非常轻松,如有想跑得快拉油门,也能到90,不过磨合期没怎么敢往上飙,90的油门大概是60%量。
2、震动:80以前能感受到发动机的震动传导到车架,一旦到了90根本没震动,感觉像是电瓶车。
3、刹车:我觉得很满意,轻松应对,规规矩矩,不软也不硬。
4、减震:平路看无所谓,一旦路况颠簸吗就不行了,特别是搓板路,真够受的,没架子车来的舒服。
5、整体性:车架钢性不错!
6、长途热衰:连续7小时跑了近400KM,没热衰,中间加了两次油,累计休息20分钟。
7、舒适性:我觉得比骑GZ150-A还舒服些,至少屁股和腰都是这样想的。
8、油耗:国省道平均0.18元/KM。
此车优点:肚子大,关键有后尾箱,能装些东西;踏板大,踩着舒服;做工精湛,用料尚可;造型这东西各有各的口味不说了。  
特别要说的:虽然是化油器,但点火的性能和怠速性能你根本就感觉不出来是化油器的,跟我的GZ150-A一样的出色。
缺点:油箱小,加油蛮烦人。价格高,卖到9000+。
以我这个半个摩迷的眼光看,架子车更合适长途,踏板车更合适附近转转。
上几张图,解解馋!




12月6日,中午去瓦屋山吃农家乐,碰到丹阳一群摩友,全部都是大排。吃饭结束,一行人去茅山2毛峰看风景。






2016年3月24号小跑高淳慢城,弯道太好了!附近的摩友可以去玩玩。




作者: 菜鸟玩家    时间: 2016-6-7 14:00
第一楼是我的~
作者: wspyxpwl    时间: 2016-6-18 17:47
怎么不搞电喷
作者: 七彩乐途    时间: 2016-6-22 22:44
VR150不足之处:踏板搁脚处还是拘谨、局促,这点显然逊于天龙星;油箱偏小;轮胎偏细;不是电喷版;车座外形不好看,像老款海王星车座;125排量无贷、不主推……
作者: 七彩乐途    时间: 2016-6-22 22:45
125无货,主推150?!
作者: 今天不打卡    时间: 2016-6-23 22:43
尾灯挺好看,护杠要吐槽
作者: jhy15    时间: 2016-7-6 13:50
今天不打卡 发表于 2016-6-23 22:43
尾灯挺好看,护杠要吐槽

护杠已卸下。
冷车点火,需带点油门。
作者: 月满西楼    时间: 2016-12-12 20:58
vr150的速度反馈线装在后轮,真是一大败笔。我的车子是今年10月3日买的,才骑了3个月、1000多公里。速度反馈线就坏了。后轮那个位置震动大,空间小,电缆坏了也不方便修。强烈要求豪爵把速度反馈传感器改回前轮。

1c616704b2dddce969689a63ab36d234.jpg (22.91 KB, 下载次数: 672)

1c616704b2dddce969689a63ab36d234.jpg

IMG_20161212_194831.jpg (106.76 KB, 下载次数: 677)

IMG_20161212_194831.jpg

作者: 月满西楼    时间: 2016-12-13 14:43
后轮承受的路面震动比前轮更大。后轮发动机对传感器和电缆的破坏作用则比路面震动更大。就算是暂时把它修好,以后也会继续坏,永远也修不好!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 (61.73 KB, 下载次数: 682)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 (90.27 KB, 下载次数: 707)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 (114.13 KB, 下载次数: 670)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 (108.13 KB, 下载次数: 681)

IMG_20161213_121419.jpg

作者: 我爱豪爵A    时间: 2017-12-24 09:27
高速路摩托车都只准跑80,您能跑90还叫不追求速度的啊?




欢迎光临 豪爵社区官方论坛 (https://club.haojue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